![]() |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
昨天上午的国家大剧院门前早早地就人头攒动,寒风挡不住人们的喜悦之情,在这国家大剧院成立四周年的时候,一万七千名观众来到这里参加“公共开放日”的活动。记者昨天早上随着人流走进国家大剧院,水下长廊的右侧新竖立了一块电子屏幕,一些观众排着队在这里留下了自己对大剧院的祝福,而公共空间,出现了一些话剧《王府井》中的人物,任观众与其合影留念。
沿袭往年惯例,昨天的公众开放日采取“免费不免票,提前网络预订”的办法预定进场票。据悉,从12月7日至12月12日的6天时间内,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开通了预定开放日门票的通道,每日赠票均在短时间内被抢订一空。
在音乐厅、在第五空间舞台、在花瓣厅,弦乐四重奏音乐会、国粹表演会、钢琴与声乐音乐会、2011年国家大剧院歌剧咏叹调精彩回顾、管风琴与二胡音乐会和管乐交响音乐会等十二场音乐会在这些公共空间举行,让观众感受到处处是音乐,时时赏艺术。
莫扎特的《小夜曲》在音乐厅红门外响起,吸引了众多观众。昨天公共空间的演出还上演了首个“老外唱戏”的节目,来自菲律宾的花腔女高音安娜·刘易斯目前正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戏曲,她来到大剧院的舞台上,向中国观众展现她的“花旦功夫”。
俄罗斯功勋钢琴演奏家依索尔达·热姆斯科娃与中国音乐学院赵云红教授一起在花瓣厅共同演绎钢琴与声乐的完美契合。中国歌剧舞剧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的艺术家们演唱经典歌剧选段,与观众进行零距离的互动交流。音乐厅里,一场 “管风琴与二胡音乐会”展开别样的中西乐器合奏。当西方古老的管风琴罕见地“偶遇”中国古老的二胡的时候,有多少观众欣赏过这样独特的浪漫邂逅呢?而音乐厅下午的演出由北京敦善交响管乐团带来《北京喜讯到边寨》、《威廉·退尔序曲》等数首广为流传的中外管乐名曲,管乐音色明亮、辉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不仅带给了观众壮丽宏伟的听觉效果,也让观众感受了音乐厅一流绝佳的音响效果。
刚刚开幕的“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中华戏曲瑰宝系列:雅部芳魂”之“昆剧史脉——昆曲的发展历程”展、“精彩在这里绽放——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川剧脸谱艺术展”等迎接着络绎不绝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