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椿荫雅韵——吴钊师生古琴音乐会》
时间
2025.07.31-2025.07.31
场次
票价
数量
- 1 +

微信扫一扫

下单更方便

合计
0   0元/张
  • 演出介绍
  • 购票说明
  • 观演须知

吴钊(1935- ),古琴家兼音乐史家,自幼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吴钊先生一生凭着一种文化上的自觉,传统文化艺术功底的凝练,保留了中国传统古琴艺术中未曾沾染流行艺术的特色。

吴钊先生1953年起师从古琴大师查阜西、吴景略先生学琴。1959年大学毕业后,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师从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研习中国古代音乐史。1987年起先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2001年任中国琴会第一任会长,兼全国业余古琴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主任。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音乐史家的吴钊,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和厚重的研究成果与贡献。他承担《琴曲集成》的整理与出版,全书共三十册,曾榮獲國家古籍整理一等獎。2021年撰著的《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获得中国出版最高奖 ——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吴钊先生曾先后应邀在美、法、德、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或举办演奏会,并在香港文化中心(2003)、北京国家大剧院(2011)等举办古琴独奏会。曾荣获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和第24届金曲奖之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2014)。

吴钊先生的演奏内在深刻,并不仅仅在意于声势,而是更着力于内在意境、情趣与韵味的表达,具有浓郁的中华传统风韵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其细腻委婉的琴风,直接承袭了査阜西、吴景略两位古琴大师的余绪,尤其左手的吟猱功夫,更是准确诠释了“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之古语。

 

张旭光,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奏员,民族乐器演奏家、资深作曲,主奏胡琴及古琴。2023年前,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副首席、拉弦乐声部长。民盟北京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普及民族音乐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校外专家评委、教育部专家库成员。

199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李恆教授、田再励教授及张素英教授学习胡琴、师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古琴家、音乐史家吴钊先生研习古琴演奏艺术。参演及参与创作诸多国家级大型音乐会及海外音乐节,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及地区。

2019年和2020年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台,制作两期张旭光个人专访节目,介绍其胡琴古琴演奏及创作的作品,在全球60多个英语国家及地区播出。

2021年负责组织修护团藏宋代古琴“辨梦”,聘请张以秋、裴金宝、饶敦建、鲁庆几位斫琴师共同完成,在音色调试过程中得到吴钊先生指导。

在2022及2024年“中国网络盛典”《国乐大赏》《大乐争鸣》等节目中,演奏古琴曲《梅花三弄》《三国演义》。2023年年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乐频道录制端午特别节目古琴《涉江》。

2024年四月,创编的原创古琴《天地同和》。2025年一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台录制播出了张旭光作曲并担任古琴演奏的新作品《星光云水》向海内外全媒体平台播出。

近年来在北京恭王府、贵州孔学堂,北京湖广会馆、北京音乐厅、 天坛神乐神乐署举办《千年古琴遇见胡琴》个人专场音乐会,为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社会反响热烈。

 

陶玮,女,1970年生,广西南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编审,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小说研究、诗词研究以及《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解读。论文发表于《北京社会科学》《红楼梦学刊》《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学术期刊。自2016年起师从吴钊先生习琴。担任吴钊先生著《绝世清音》出版特约编审、古琴减字谱国际编码项目负责人。致力传承吴钊先生取音坚实厚重、吟猱细腻丰富的古琴演奏技法以及古雅端方、刚柔相济、意高韵远的国士琴风。

 

林辰宇,女,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硕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琴歌艺术”指导教师,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古琴公益基金发起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委会会员。古琴师承吴钊先生系统学习传统古琴演奏及古琴文化至今。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曾任音乐学系主任。笛箫演奏家、音乐理论家。 1962年生于天津。 1976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1981年升入本科,1985年攻读研究生,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笛箫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并首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199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博士生导师吴钊先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 1995年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做为期一年的华乐艺术指导。自1999年起,与古琴家李凤云合作,每年均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以及天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重庆、长沙、武汉、深圳、香港、台北等城市举办琴箫音乐会。 2002年初,应邀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讲学,同时与李凤云在拉赫马尼诺夫音乐厅举办音乐会。亦曾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韩国、波兰、葡萄牙等国家举办音乐会和讲座。出版《笛箫初级曲集》、主编《音乐欣赏》(“十二五”国家重点教材)、主持翻译高罗佩《琴道》(获2015年度全国图书普及读物奖)。亦有多篇学术论文如《中日尺八比较研究》、《琴学述略》、《幽兰研究》、《胡笳类琴曲研究》等。

 

吴虹,女,注册会计师。自幼随父亲吴钊先生系统研习古琴,近年来更专注琴事,多次参加古琴雅集活动演奏,致力于传承和传播古琴艺术。现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

 

邹童,男,北京人。自幼热衷传统文化及民族音乐,自2012年追随吴钊先生学琴至今。多次担任吴钊先生古琴课程助教,曾参加恭王府海棠雅集、《中国古琴珍萃》(复合版)发布会等多场古琴演出。古琴减字谱国际编码项目音乐组负责人。

 

彭斯

彭斯,斋名檗庐,湖南衡阳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琴学师承吴钊先生,出版古琴专辑《景物斯和-彭斯操缦曲辑》,参加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丝弦琴道打谱会并参与出版《怀古吟---第一届丝弦琴道打谱会曲目选辑》《怀古吟---第二届丝弦琴道打谱会曲目选辑》。自2008年于中国美术馆等艺术场馆举行多唱个人画展,并参加历年多个重要当代艺术联展。出版个人艺术专著《风-彭斯》《抱书独行》《异世同流-彭斯》《景物斯和-彭斯》《流咏-太素》《新山水-彭斯》。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竹简,女,福建人,留英硕士。生于文艺之家,耳濡目染,好文史、音乐,自幼接触古琴。2020年始,师从吴钊先生学习古琴弹奏及琴学文化至今,以师为范,笃学不倦,潜心探赜古琴传统技法与古典审美之融会。现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

 

吴军, 男,1970年生,自幼随父亲吴钊先生学琴。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大中型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因受家学影响,古琴一直常伴左右。近十年来跟随父亲系统学习传统古琴技艺与琴学理念,并配合做好古琴教学的辅助工作。目前专注研习和传承吴钊先生的琴学、演奏及教学理念,同时博采众长,身体力行,专心致力于古琴文化和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雷周斌,男,湖南衡阳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琴人、画家,现任紫阳琴院院长。古琴师承吴钊先生,多次在吴钊先生琴学课程中担任助教。曾参加恭王府海棠雅集、《中国古琴珍萃》复合媒体版新书发布音乐会等多场古琴演出,并在多所院校及文化机构教授古琴,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传承。

 

戴晓靖,女,音乐策划人。深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当代整合传播与研究工作逾十载,曾策划执行多起全国性音乐节与相关高校学术交流活动,并于权威期刊、全国音乐产业论坛等发表学术文章。为多名音乐家策划出版专辑,并协助开展北京市级艺术项目。古琴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音乐史学家吴钊先生。

 

黄伊凡,女,2003年生,湖南长沙人。2020年起跟随吴钊先生学习古琴至今。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及非遗艺术,15岁起游学全国各地,曾于徐州学习传统国学经典;武当山研习道家功法;花道香道等均有涉猎。

(演员介绍以出场先后为序)

 

音乐会曲目

1《梅花三弄》演奏 张旭光 

2 《忆故人》演奏 吴钊  

3 《良宵引》演奏 陶玮                 

4《平沙落雁》 演奏 林辰宇               

5《傍妆台》演奏 王建欣   

6《归去来辞》演奏 吴虹

7《渔樵问答》演奏 邹童

8《山居吟》演奏 彭斯            

9《欸乃》演奏 竹简         

10《鸥鹭忘机》演奏 吴军    

11《潇湘水云》演奏 雷周斌

12《阳关三叠》

王建欣、戴晓靖、黄伊凡

加演曲目《关山月》

王俊辉、薛文佳、周建华、张秀轩等全体演员

温馨提示

  • 1.购买前请您提前规划好行程,做好相应准备,以免影响您的正常观演,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
    2.若演出受不可抗力影响延期或取消,购票通将对演出票订单按照项目官方通知方案进行处理,其他因观演发生的费用需由您自行承担。

演出票分类

门票分为:快递纸质票、现场取票、电子票 (下单时请正常填写姓名、电话及收货地址,购买临近演出三天内场次,客服会在付款成功后联系您告知取票方式,当天演出请联系客服是否能即时出票,避免跑空;


选座规则

如有选座需求,请致电购票通,客服会根据下单时间在系统剩余票内择优选择好位置出票 ;


购票规则 

购买演出票之前请一定仔细核对日期和场次票价。购买同场同价位,单笔订单购买,默认连坐出票,如位置不能满足连坐需求,客服会与您电话沟通; 


退票/换票规则

票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一经售出,不支持退换;


儿童购票规则

亲子类演出,儿童一律凭票入场;非儿童亲子类演出,1.2米以上儿童凭票入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全国统一订票电话:400-6363-160


支付说明:现金、微信或支付宝。

入场时间

  • 演出前约60分钟

禁止携带物品

  • 由于安保和版权的原因,大多数演出、展览及比赛场所禁止携带食品、饮料、专业摄录设备、打火机等物品,请您注意现场工作人员和广播的提示,予以配合

寄存说明

  • 无寄存处,请自行保管携带物品

最低演出时长

  • 90分钟

主要演员(团体)

  • 现场为准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